
大連工業(yè)大學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抓住高校思政課改革與發(fā)展的歷史機遇,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在師資隊伍、教學改革,特別是“大思政課”格局構建上,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堅持“六要”標準,打造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
學院持續(xù)推進“素質提升”工程并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至今,先后有6位教師獲得遼寧省高校思政課教學大賽一等獎、6位教師獲得二等獎;1位教師獲得省工會教師技能大賽一等獎,榮獲“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學院現(xiàn)有省教學名師1人,省思政課教學骨干2人,省思政課教學能手6人,擁有遼寧省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1個。隨著青年博士的加盟,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學歷構成優(yōu)化、學科背景多元的老中青相結合的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正逐步形成。
二、貫徹“八個相統(tǒng)一”要求,持續(xù)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
近年來,學院持續(xù)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逐步形成“互聯(lián)網+專題探究+實踐體驗”的思政課教學模式,收到良好教學效果。
網絡教學聚焦思政課“活”與“實”。學院構建“互聯(lián)網+思政”教學新模式,開展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等系列網絡思政教育主題活動,學生用繪畫和藝術作品在學校自主開發(fā)的“大學印象”APP平臺講述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光明網、《遼寧日報》等27家主流媒體進行全面報道,社會反響熱烈,成功入選全國第四屆“百項”網絡正能量專題活動(全國僅有2所高校入選)。
專題探究聚焦新時代新思想。學院編寫出版《新時代思政課系列導學叢書——思政課新案例新教程》《思政課研究拓展學習教程》叢書,將專題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著眼講深、講透、講活,推動實現(xiàn)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
實踐體驗聚焦“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2019年,學院開展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思政課教學成果展演,活動共有3000余名學生參加,學習強國、遼寧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進行報道,獲得諸多社會贊譽。
三、發(fā)揮學校優(yōu)勢,打造具有輕工行業(yè)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建設“大課堂”,開展遼寧“六地”實踐教學活動。2023年5月至10月,學院組織思政課教師和學生代表先后開展四期“讓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以信念之火淬煉奮斗之志”遼寧“六地”思政課實踐研修活動,深入挖掘遼寧“六地”紅色資源,以點帶面引領全校萬名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
大連工業(yè)大學思政課教師和學生代表開展遼寧“六地”實踐研修活動,搭建“大平臺”,產生大影響,提升學校美譽度,打開學院高質量發(fā)展新天地。2023年6月16日至18日,學院承辦“全國輕工行業(yè)院!笏颊n’建設聯(lián)盟成立大會暨高質量發(fā)展院長論壇”,共商“大思政課”建設舉措。編寫出版具有國內首創(chuàng)意義的《輕工行業(yè)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案例集》,合力打造輕工院校“課程思政”示范課。
拓展“大格局”,積極推進區(qū)域內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取得成效。2023年11月15日,學校主辦“大連市甘井子區(qū)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育人共同體成立大會暨‘同課異構’集體備課會”,這是大連市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上取得的第一個具體成果。
取得“大成果”,為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作出新貢獻。2023年,學院教師提出的資政建議被省委、省政府和大連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別作出重要批示。五年來,學院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各1項,獲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批省級一流課程5門,成功申報“大連工業(yè)文化研究基地”。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大連工業(yè)大學將繼續(xù)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fā)展,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為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yè)大學)
文字/遼沈晚報
編輯/司炳昺
審核/司炳昺、劉海麗、高麗華
編輯/司炳昺
審核/司炳昺、劉海麗、高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