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出現“薯片含有 TBHQ 致癌添加劑”的報道,引起很多薯片愛好者的恐慌。

TBHQ 究竟是什么?
TBHQ,全稱特丁基對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抗氧化劑,廣泛用于食用油、油炸食品、烘焙食品和肉制品等。其通過抑制油脂氧化來增強食品的穩(wěn)定性。簡單來說,TBHQ 能減緩油脂與氧氣發(fā)生反應,避免食品變質,保持其新鮮口感。
TBHQ 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早在 1972 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就批準其在食品中使用,并將其列為“公認安全”(GRAS)物質。1991 年,我國也正式批準 TBHQ 作為食品抗氧化劑使用。目前,TBHQ 已被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認可,包括歐盟、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應用,TBHQ 早已成為食品工業(yè)中經過充分驗證的合法食品添加劑,而非某些傳言中的“神秘化學物質”。
形象一點說,TBHQ 就像食品的“保鮮衛(wèi)士”,通過抑制油脂氧化,幫助食品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保持風味和品質。
為什么薯片中會有 TBHQ?
要弄清 TBHQ 在薯片中的作用,需要從油脂的功能和氧化危害兩個方面來看。
油脂是薯片美味的“靈魂”。薯片之所以酥脆可口離不開油脂的作用。油脂在加熱時會發(fā)生適度的氧化,還會與食品中的蛋白質、淀粉等成分發(fā)生復雜反應,生成獨特的香氣。此外,油脂還能作為“風味載體”,幫助食品吸收香料和調味料,提升整體口感?梢哉f,沒有油脂,薯片的口感和魅力將大打折扣。
然而,油脂暴露在空氣中時,容易發(fā)生氧化變質,導致風味變差、營養(yǎng)流失以及健康威脅。過度氧化的油脂會產生難聞的“哈喇味”,破壞食品口感,其中的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等營養(yǎng)成分也會被破壞,降低食品的營養(yǎng)價值。更重要的是,氧化過程會產生自由基、過氧化物以及醛類等有害物質,這些不僅影響食品品質,長期大量攝入反而會增加健康風險。
為了防止油脂氧化,抗氧化劑應運而生。它能阻斷油脂氧化的鏈式反應,延緩油脂變質,既保持薯片的品質,也減少潛在的健康隱患。
TBHQ 是否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TBHQ 致癌”的說法讓許多消費者感到不安,但這種擔憂其實是對科學研究的誤解。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和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國際權威機構的多次評估表明,在合理使用范圍內,TBHQ 對人體是安全的。
1997 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wèi)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對 TBHQ 進行了全面評估,認為其在體內不具有遺傳毒性作用。2016 年,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結合最新的食品消費數據和實際使用情況再次評估,同樣未發(fā)現 TBHQ 有遺傳毒性或致癌性的證據。美國 FDA 也一直維持其“公認安全”的地位。
任何物質的毒性都與劑量密切相關。毒理學奠基人帕拉塞爾蘇斯曾說:“劑量決定毒性!盝ECFA 根據動物實驗中無明顯損害水平(NOAEL)72mg/kg/d,結合 100 倍的安全系數,確定 TBHQ 的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 0.7mg/kg·bw。也就是說,對于一個 60 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攝入 TBHQ 不超過 42 毫克是安全的。正常飲食下,TBHQ 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致癌”的說法,更是對科學數據的誤讀或夸大。
食品生產過程中對 TBHQ 的使用有何規(guī)定?
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管理非常嚴格,TBHQ 作為食品抗氧化劑,其使用范圍和劑量均有明確規(guī)定。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24),TBHQ 在食品中的允許最大使用量為 0.2g/kg。這一標準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建議一致。
此外,國家標準要求食品企業(yè)在嚴格遵守 TBHQ 限量的同時,必須在產品標簽上明確標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讓消費者有知情權。只要食品生產過程中 TBHQ 的添加量符合 GB 2760-2024 的規(guī)定,就是合法合規(guī)的,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總結:
TBHQ 是一種經過科學驗證的食品抗氧化劑,在規(guī)定劑量內對人體無害。針對“TBHQ 致癌”的傳言,我們可以明確指出,這是對科學事實的誤解和夸大,國內外權威機構的評估早已證實其安全性。
薯片中添加抗氧化劑,是為了防止油脂氧化,保障食品品質和消費者的健康。因為油脂氧化,反而會造成健康損害。我國對 TBHQ 的使用有嚴格標準,食品企業(yè)必須依法生產。作為消費者,我們應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劑。它們是現代食品工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合理使用,不僅能夠提升食品的安全性與口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與享受,更能為我們的健康提供保障。
編輯/司炳昺
審核/司炳昺、劉海麗、楊樹成
審核/司炳昺、劉海麗、楊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