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舉辦的202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評選活動落下帷幕。評選自開展以來,受到廣大高校師生的密切關注,旨在樹立當代大學生中熱愛祖國、品行優(yōu)良、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榜樣。經高校推薦、省級初評、全國評審等環(huán)節(jié),我校食品學院2022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博士研究生江姍同學在評選中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江姍,女,中共黨員,現為大連工業(yè)大學食品學院2022級博士研究生。曾任學院團委學生會辦公室主任、食品科學與工程161班班長,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年級負責人、2020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負責人。2022年申請碩博連讀,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大連工業(yè)大學食品學院博士研究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土生土長的大連工業(yè)大學“食品人”,她從本科一路走來,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曾獲得“中國電信獎學金·飛Young獎”、國家勵志獎學金、食跖科創(chuàng)獎學金、食跖英才獎學金、校優(yōu)秀學生干部、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校優(yōu)秀共青團員、校園文化活動突出貢獻獎、社會工作突出貢獻獎、校優(yōu)秀研究生等多個獎項和榮譽稱號,獲校級綜合獎學金7次。
科學理論盡崇尚·德才并進樹新知
大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人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道德意識形成、發(fā)展和成熟的一個重要階段。從進入大學開始,她深知這個時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觀念對人的一生影響尤為重要。因此,在大一剛入學,她便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不懈努力成為了入黨積極分子,成為班級第一批中共黨員。疫情期間,她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帶頭模范作用,積極配合老師開展在校生的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定期校園巡查、寢室和實驗室走訪等方式,開展校園巡查、體溫監(jiān)測和宿舍通風監(jiān)督、按時上網課提醒、防疫政策宣傳等工作。多次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及時向老師反饋同學們的困難和疑惑,在老師和同學之間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她認真學習基礎學科,不斷積累專業(yè)知識,不斷實踐,在期末綜合成績排名中名列前茅,多次獲得學業(yè)獎學金。在本科期間她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國家計算機二級考試。在研究生期間,她有幸加入朱蓓薇院士團隊,依托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平臺,通過努力,她參與發(fā)表了多篇SCI論文、申請了多項發(fā)明專利。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了研究性學術論文2篇,綜述1篇。她參加了2022第二屆東北地區(qū)食品類研究生學術論壇進行口頭匯報。2022年,她申請碩博連讀,以優(yōu)異的成績成為大連工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努力向“高層次、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發(fā)展。
在實驗室開展實驗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她積極參加校內外志愿活動。參加關愛“星星的孩子”志愿活動,參與愛心募捐和義賣活動,守護星星的孩子。在寒假期間,她多次參與村疫情防控卡點的志愿服務,開展詢問摸排、卡點測溫、秩序維護、信息登記、政策宣傳等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勇敢與堅強、責任與擔當,為村里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青春力量。
飲水思源,踏入大連工業(yè)大學,進入食品學院,是她無悔的選擇。她感恩出生在這個美好的時代,感恩大連工業(yè)大學以及食品學院對她的培養(yǎng),感恩遇見的每一位老師,他們都是指引人生道路的一盞明燈。在未來的路上,她將勇擔時代重任,不負青春韶華,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繼續(xù)在大連工業(yè)大學這片熱土上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
我校各級團組織將不斷挖掘學生自強典型,扎實推進學生典型選樹工作,進一步用榜樣力量引領廣大學生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助力我校學子立志、修身、成才,明辨正心,篤行不怠,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奉獻青春、不懈奮斗。
文/蔣曉婷、食品學院 圖/食品學院 審稿人/王猛、楊樹成